向劳模学习,向先进看齐,这是时代的社会风尚。2020年,经过层层推荐评选和社会公示,城区环卫处清运装卸工郑高魁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11月21日到北京参加大会接受表彰,11月24日返回,这是郑高魁离开工作岗位时间最久的一次。谈及参加大会的感受,郑高魁说:“党和国家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很激动,也为广大环卫工人骄傲。总书记在大会上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我印象最深,一下子说到了我们环卫工人的心坎里。环卫工作脏些累些,但正是有了我们的劳动,环境才更整洁,大家居住的城市才更漂亮。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和工友们一起辛勤劳动,守护这座城市的清洁。”
1997年,郑高魁走上环卫工作岗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夏天要在酷热的环境下作业,冬天要忍受刺骨的寒风冰雪,环卫工作既脏又累,且单调繁重,逢年过节作业量更是成倍增加。郑高魁一干就是20多年。他用自己的日夜辛劳践行着环卫人“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高尚品德。
爱岗敬业 做环卫排头兵
今年的冬天格外寒冷,这给环卫工作增加了难度。每天早上5点,郑高魁准时从家里出发,来到工作的下站片区,和同事一起将街道周边垃圾桶内的垃圾装进清运车,再把地面清理干净。居民小区里,清运车到不了的地方,他和同事要把垃圾桶一个一个拖出来,倒了垃圾、清扫干净,垃圾桶逐一归位。收集、运送至转运站,再收集、再运送……这是郑高魁每天的工作,机械单调且辛苦,始终不变的是他一如既往的工作热情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无论在哪个岗位都是为社会作贡献,环卫工作虽然辛苦,但一身汗水换来一片清洁,我觉得挺有意义。”郑高魁说。
垃圾装卸是环卫工作的重要一环。每天,郑高魁和工友沿着清运路线,一桶一桶收集沿街单位、商铺、居民小区的垃圾,保质保量完成清运任务。我市城区上站、下站都属于比较繁华的商业地带,沿街单位和商铺、餐饮摊点多,垃圾量大,特别是他如今负责的下站片区,涵盖了大小30余个垃圾点、300多个沿街单位和商铺,每天要倾倒200多桶的生活垃圾,这还不包括临时接到的突击任务。但他从没有叫苦喊累,不管脏活儿累活儿总是冲在最前头。
前些年,对餐厨垃圾没有进行单独收集,垃圾清运工作特别辛苦。夏天,摊贩、餐饮店丢弃的餐厨垃圾很快腐烂发臭,苍蝇蚊虫乱飞,郑高魁和工友在高温下常常一干就是几个小时。一天下来,身上、手上都是难闻的味道。三九时节,泔水垃圾冻成一块大疙瘩,他和工友要耗费更多时间来清理。遇到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混倒的垃圾点,还要做好分类处理。这些工作耗时、耗力,但他从不马虎,宁可加班加点也要妥善处理。遇上阴雨天,装、运、卸难度更大,节假日垃圾量成倍增加,一个班下来,累得腰酸腿疼,手上磨破了皮,脚上磨起了泡,好多年轻的工友吃不消,但郑高魁从没抱怨过。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化作业越来越普及,但工作中还是会遇到一些垃圾点位需要人工配合机械来完成作业,郑高魁总是积极主动,和工友们一起手抬肩扛,认认真真清理,确保车走地面净。2011年至2013年,他连续3年被评为“阳泉市环卫标兵”,2014年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
勇挑重担 做创卫主力军
2017年,我市全面启动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拉开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构建健康卫生阳泉”的序幕。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实干苦干,为确保如期实现国家卫生城市目标努力奋斗。
城区是全市中心区和创卫主战场,环境面貌的改善离不开环卫工人的努力。作为这支主力军的一员,郑高魁比以前更忙碌了,他每天和工友们向一个个脏乱差的死角发起攻坚战,加班加点清理各个垃圾点位以及卫生死角,保证服务范围内的生活垃圾无积存,做到日产日清,甚至是随产随清。作业同时,对各点位破损的垃圾桶进行更换,保证垃圾收集容器干净整洁。
2019年,创卫进入关键时刻,郑高魁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每天都在工作岗位上忙碌着,甚至会加班到深夜,但是无论前一天工作到多晚,第二天他总会早早地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从不迟到。因为创卫期间工作强度大,很多工友思想上有些波动,工作懈怠,作为有着20多年工龄的老环卫工人,郑高魁主动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对他们的困难,他总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伸出援手。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工友们更团结了,班组整体作业质量大幅提升,垃圾桶从无满溢的现象。去年10月,我市顺利通过创卫暗访,今年9月接受国家技术评估并顺利通过。每次听到好消息,郑高魁都特别高兴。他说,“军功章”上,有环卫工人的一份功劳。
今年年初,疫情突如其来,一场全民参与的抗疫之战在全国打响。一部分人响应号召,默默地宅在家里,关注着疫情的发展。郑高魁和工友们却坚守在岗位上,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说,装卸工每天都要和垃圾打交道,接触到病毒的几率更高,这个时候,环卫工作显得更重要,把垃圾清运工作干好,就是对抗疫工作最好的支持。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时,每到一个垃圾点位,他和工友们会按照作业要求对垃圾点位进行初步消杀,然后开始垃圾的清运、清底工作,跟车到达垃圾转运站,进行垃圾的二次消杀,循环往复,直至完成所有点位的清运工作后,再对垃圾车辆进行冲洗消杀。整个作业流程,他和工友们都严格按照作业规范完成,避免垃圾清运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由于装卸工的工作强度比较大,干活时长时间戴口罩容易感到憋闷,疫情防控初期,很多工友防护意识不强,对防护工作不重视,郑高魁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大家做好防护工作,保障自身作业安全,让家人放心,更为全市人民的健康筑起坚固屏障。
言传身教 三口之家情牵环卫
11月21日,我市举行仪式,欢送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进京接受表彰。欢送会上,郑高魁一身崭新又合体的西服,让人眼前一亮。“是媳妇和闺女给买的,平时工作不讲究,但这是去北京,她们让我穿得体面些。”他腼腆地说。
郑高魁的妻子柳素萍是城区环卫处的一名清洁工,2003年走上环卫工作岗位。夫妻俩同为环卫工,早些年,为了照顾女儿上学,柳素萍选择做夜班清扫员,先后在德胜街、火车站、南大街、南庄村一带工作。夜班清扫,时间要求特殊。清晨四五点,当人们还在睡梦中,柳素萍就和工友们来到各自负责地段,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机械化清扫还未大范围普及的年月,长年累月的劳作,她的双手磨起厚厚的老茧。特别是早年间,按照传统习俗,除夕夜、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燃放烟花爆竹,这是一年中产生垃圾最多的时候。柳素萍和工友们要连夜把负责的街道清扫干净,郑高魁和工友们则负责清运,夫妻俩分工不同,却同样坚守岗位,为的是市民出行有一个卫生整洁的环境。
女儿郑瑾受父母言传身教,中专毕业后也成为环卫一员。工作之初,郑瑾感觉作为公厕保洁员,工作不体面,一度思想不稳定,情绪有波动。父亲郑高魁看出女儿的心思,用自己多年环卫工作的经历,体贴谈心、耐心教育,最终郑瑾迈过心理上的那道坎儿,坚持下来。如今,郑瑾自觉向父母看齐,工作上不怕脏累、耐心细致。
作为家里的当家人和主心骨,郑高魁立足本职、敬业奉献、淡泊名利、任劳任怨的精神时刻鼓舞着妻子和女儿。一家人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我市的环卫事业默默奉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