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对于环卫行业尤其如此。行业市场化快速推进带来的竞争;抗疫保障工作带来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以ai、5g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带来的行业革命;垃圾分类带来的成本压力;产业升级带来的人才缺口……在这几乎是“突如其来”的转变当中,传统环卫企业如何突破自我,实现华丽“转身”?
值此“2020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年会暨2020中国环卫博览会”举办之际,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执行副会长、中环洁环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洁”)总经理陈黎媛接受媒体采访。对于环卫行业未来的发展,陈黎媛给出的答案可以总结为“四化”,即行业市场化、防疫常态化、管理精细化和人员年轻化。
行业市场化——充分竞争推动产业升级
根据测算,全国环卫运营市场空间总规模约3000亿元,在以前,政府部门既是环卫行业的监管者、需求方,同时也是环卫工作的实施方。近年来,随着政府简政放权、从“管干一体”走向“管干分离”,环卫市场化率快速提高,目前已经达到50%左右。对于环卫行业市场化带来的效果和未来发展方向,陈黎媛回答道:“环卫行业市场化的优势体现在对传统环卫行业管理模式所带来的改变。总结起来有“六大特点”:管干分离、费随事转、资源统筹、质量可控、费用可调、效果可见。”
图为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执行副会长、中环洁总经理陈黎媛与参会嘉宾交流
市场化可以有效实现统一标准、统筹管理,政府只需要管理和调度专业队伍,资源配置效率更高,管理边界更明确,责任分工更明晰;市场化后的企业将引入规范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优化作业工艺,提升运营水平,实现专业化的精益管理。
“市场化带来的充分竞争促使企业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就拿环卫作业机械来说,首先是政府原有资产由市场化企业接收,并对其进行使用管理和维修维护,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价值;而对于政府原有装备配置不够,通过市场化可以引入专业企业更新投入机械化作业装备,有效利用机械替代人工提升机械化率。
“至于环卫行业市场化未来的发展,我认为是可期的。今年疫情加速推进了环卫行业市场化,这次疫情让人们对于公共服务业的需求更强烈了。在这次全国抗疫的过程当中,环卫行业市场化后的资源统筹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可以说在保障抗疫这件事上,政府、企业以市场机制实现密切配合和高效协作功不可没。”
防疫常态化——环卫工作者展现责任担当
若说2020年最绕不过去的一个名词,恐怕就是“疫情”了。然而被很多人忽视的是,同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们并肩战斗的,还有一群“马路天使”——环卫工人。对此,陈黎媛感慨道:
“在这场与新冠病毒的战役中,我们环卫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一样毫不退缩、勇敢逆行,一直战斗在‘抗疫’的最前沿:在保证生活垃圾正常收集、转运、处理的同时,还担负着废弃口罩、隔离区生活垃圾等高风险废弃物的收集、消杀和转运工作,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秩序,有效降低了生活垃圾传播疫情的风险。
“那时的我们是真的难,在抗疫物资最紧张的两个月,我们想方设法筹集防疫物资,为一线工人集中采购及调配口罩80余万只、手套20余万只及若干防护服等。”陈黎元回忆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截止到目前,中环洁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员工,实现‘零感染’。
在总结和推广前期抗疫工作取得的经验的同时,中环洁还不断创新作业模式和管理方式,积极探索环卫行业‘常态化防疫’新举措。首先,做好防护物资储备,提高防护标准,降低一线作业人员感染风险;其次,增加机械化作业比例,减少一线作业人员数量,降低感染概率;再次,调整易感人群作业排班,减少高龄体弱员工高风险区域上岗率,降低易感人群感染风险;第四,加强宣传引导和防护培训,提高广大员工的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第五,建立‘防疫’应急机动队伍,避免一旦出现情况影响正常社会生活秩序;最后,充实党群组织力量,调动发挥党员、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遇有情况第一时间上得去、打得赢。”
管理精细化——智能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环卫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企业管理角度讲,管理体系的标准化、作业计划的精细化、作业实施的规范化、管理团队的专业化、监管手段的智慧化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对于中环洁在推动企业“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经验,陈黎媛介绍道:
“中环洁在运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数据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精细化管理’体系,努力做到事无巨细,都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并通过制度培训和宣贯,使得规章制度深入人心,减少和避免了工作上的随意性。同时,畅通员工沟通渠道,答复员工问题,听取员工意见建议,使规章制度接地气、能落实、有成效。
“中环洁的‘精细化管理’离不开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后勤保障机制。中环洁加大资金投入,严把采购、基建工作的质量关,努力为员工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和工作环境,保证员工能够安心、放心、顺心地工作,从而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中环洁全力拥抱‘智能时代’,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业内顶级车辆、设备制造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依托5g 工业互联网新基建基础设施,构建企业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基础设施,实现产品服务创新,全面提升用户体验。联合研发环卫行业领先的智慧应用系统,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就拿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推行的垃圾分类为例。短期来看,垃圾分类会导致环卫后续的收转运成本升高。但从长期发展角度来讲,对于环卫行业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垃圾分类项目带来的压力可以促使企业加快推进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作业的进程,而成本的增加和工作量的提升也会随着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和服务范围的扩大而降低。”
人员年轻化——认知改变带来新鲜血液
传统环卫行业的从业人员给人的印象总是“年龄大、学历低”,然而随着环卫企业不断进行“机械化、数字化”升级,对于员工的需求也从原来的“吃苦耐劳”向“有知识、有技能”转变。对于年轻人加入环卫行业的机遇与挑战,陈黎媛总结道:
“随着环卫产业升级,环卫行业机械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环卫行业从业者正在向专业化、技术化、年轻化转变,这是发展趋势,更是行业要求。
“需求即为机遇,高校和社会虽然没有传统意义的环卫专业,但当前环卫行业对计算机应用、装备制造研发、企业经营管理等多种专业、多类型岗位的大量需求,必然给加入环卫行业的年轻人创造更多的机遇。
“有机遇也有挑战,挑战主要是来自对以下三个方面的认知:首先,对行业的认知:片面地认为环卫行业就是传统意义扫大街的底层逻辑,碍于颜面不愿去从事。其次,对专业的认知:粗浅地认为环卫专业科技含量不高,大材小用不屑去从事。最后,对发展的认知:简单地认为干环卫工作没有多大潜力,发展受限不想去从事。
“而随着环卫行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随着机械化、智能化的推进,这些传统认知正在发生改变。现在环卫行业大家能看得到有将近3000亿元/年的市场空间,市场大发展就大;同时现在智慧环卫收集回来的作业数据需要提炼算法,精算出怎么排班、怎么作业、怎么配备机械组合、怎么规划路线,环卫行业开始需要高技术人才了,环卫行业可以让这些人发挥它的作用和价值了。”
2020年即将过去,环卫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还将继续。陈黎媛和千千万万环卫人一样,期待着这个传统行业抓住产业升级的机遇,实现一次全面的“蜕变”。